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学术会议

梵必妥-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学2022年学术年会暨妇科肿瘤微创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2-12-12浏览量:763

为加大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知识普及的程度,聚焦对阴道微生态健康的关注,进一步提高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水平,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举办的“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学2022年学术年会暨妇科肿瘤微创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于2022年12月10日-11日在柳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分享《梵必妥-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绿色方案”》,针对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和宫颈癌病变的关系、以及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本次大会为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增进友谊的平台,加强了各级医院之间联系,并提高了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的处理能力,加强住培师资力量。



四川省肿瘤医院 张国楠教授

《梵必妥-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绿色方案”》

阴道微生态体系,由阴道的解剖结构、微生态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共同组成。阴道微生物菌群种类繁多,相互共生和拮抗,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参与形成结构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当阴道菌群的密集度为Ⅱ~Ⅲ级、多样性为Ⅱ~Ⅲ级、优势菌为乳杆菌、道pH值为3.8~4.5、乳杆菌功能正常(过氧化氢分泌正常)、白细胞酯酶等阴性时,定义为阴道微生态正常。

当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阴道分泌物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反应指标、pH值和乳杆菌功能任何一项出现异常,即诊断为微生态失调状态。目前研究认为,微生态失调状态大部分是暂时性的,机体抵抗力好转即可恢复正常;当外来病原微生物增加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导致疾病的出现,如BV、VVC、滴虫阴道炎等。研究表明月经、阴道冲洗、避孕药、阴道用药、性伴数、性交频率、月经期应用卫生用品的方式(卫生巾或卫生棉条)等,都会影响阴道菌群的构成。

目前阴道炎症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治愈率不足60%、且复发率高达50%,我国每年约有一亿人次阴道炎症反复发作的女性,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阴道微生态失调是阴道炎症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99.3%门诊患者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如果阴道微生态未恢复正常,即使阴道分泌物检查主要指标恢复正常,复发的可能性依旧很大。综上所述,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是阴道感染治疗的最终目标之一。

在学术分享过程中,张国楠教授详细讲解了阴道微生态的共识,分析阴道炎症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结合阴道炎症诊疗现状和临床困境,给出了阴道炎症治疗观点,即重建阴道优势菌乳杆菌是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核心。并解读了依据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的专用制剂——梵必妥,作为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的“绿色方案”。

张国楠教授着重分析了阴道微生态调节的原理,并讲解了梵必妥的研发机制及核心组分:渗透压调节液使乳杆菌大量增殖、乳酸可快速恢复弱酸环境、卡波姆&甘油类雌激素快速修复受损黏膜、PBS缓冲液改善阴道微生态渗透压,“四管齐下”快速恢复健康的环境,从而降低炎症的反复发作以及缩短病程。对阴道微生态调节与炎症治疗在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方法,张国楠教授都给予了专业解答。

乳杆菌在维持女性正常的阴道微生态环境、防御生殖道感染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持乳杆菌数量及功能状态正常可以抵御女性生殖道感染。如果宿受到体内外众多因素干预影响,引起乳杆菌数量减少或者功能失常,就会造成阴道菌群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微生态失衡。有研究表明,阴道菌群失衡会增加宫颈高危型HPV的易感性,促进CIN的形成,进而导致宫颈癌的发生。通常,HPV阳性的女性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减少,阴道pH值升高,导致微生物多样性增加。

阴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四大生态系统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也是目前成为研究热点的一个系统。了解阴道微生态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充分利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从微生态角度重新审视阴道感染性疾病,全面评价阴道感染及治疗前后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指导临床达到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正常这一最终目标。

最后,与会专家再次肯定了梵必妥用于因阴道微生态失调而引起的炎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尽快恢复其阴道微生态环境,提升其痊愈率,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和普及。认可了梵必妥由传统单一抗生素治疗转变为阴道微生态调节的整体协同治疗的方式。赞扬了梵必妥援助项目,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举措。随着对阴道微生态健康的关注与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能大幅提升对女性阴道健康保护、以及对HPV感染和宫颈癌病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