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9浏览量:1788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国女性生殖器HPV感染及女性阴道微生态和妇科炎症感染的规范化诊治,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特定于2023年06月18日在苏州白金汉爵大酒店开展“WHO加速消除宫颈癌”高峰论坛。大会主席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维培教授担任,大会主持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友忠教授和温州市中心医院黄一统教授担任,并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飞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曲中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大保教授做专题讲座。现场还有多名权威专家围绕“阴道微生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讨论。
大会主席致辞
四川省肿瘤医院 张国楠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朱维培教授
为分析阴道微生态环境与HPV感染的相关性,促进各区域学术交流,为宫颈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特举办了“WHO加速消除宫颈癌”高峰论坛。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各区域知名专家和学者做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会议以大会主席致辞、专题学术分享、专家点评、学术讨论和会议总结等形式展开,在阴道微生态和宫颈癌防治等领域展开积极讨论。
学术分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大保教授
《阴道微生态专家共识解读》
阴道微生态是研究女性阴道内微生物和微环境的一门科学,是由阴道解剖结构、阴道微生物、周期性内分泌变化、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微生态的核心问题是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微生态失调,阴道微生态的平衡是保证和维持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屏障之一。HPV作为宫颈部位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随着对阴道微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阴道微生态环境与HPV的持续感染及清除有密切关系。HPV感染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有症状者可表现为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状态相似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从而使这部分人群只看重了抗HPV的治疗而忽视了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治,使治疗不彻底,导致HPV清除效果减弱,最终仍无法阻止宫颈上皮细胞病变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吴大保教授讲述,生殖道菌群紊乱可能会诱发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变,因此,恢复阴道微生态对治疗阴道炎症和促进HPV病毒的清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阴道微生态未恢复正常,即使阴道分泌物检查主要指标恢复正常,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临床研究和数据证明,妇科流体敷料可尽快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提升痊愈率,适合在临床开展及普及。而梵必妥的渗透压PBS调节液能够保持阴道渗透压的平衡,增加阴道乳杆菌的数量,避免出现阴道感染、分泌物异常、异味、外阴瘙痒、烧灼等情况,“绿色调节”阴道微生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陈飞教授
《中国子宫颈癌三级规范化防治蓝皮书解读》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快速变化,宫颈癌发病率持续增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将持续推动女性子宫颈癌防治。进一步普及子宫颈癌防控知识,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不断提高HPV疫苗接种率。不断扩大筛查实施范围,强化筛查质量。完善筛查、诊断、治疗衔接机制,提高治疗及时性及规范性。实施加速消除子宫颈癌行动计划,探索形成子宫颈癌综合防治模式。 陈飞教授阐述,我国女性HPV感染率高,子宫颈癌疾病负担较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应坚持施行子宫颈癌综合防控策略以降低子宫颈癌疾病负担。一级预防是预防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接种HPV疫苗是一级预防最有效的手段。二级预防应最大限度地对目标人群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或结果异常的人群进行有效治疗与管理。三级预防指已确诊子宫颈癌临床治疗和管理,以防止病情恶化,促进疾病康复坚持预防为主,多种策略并行可有效促进疫苗、筛查、治疗,加速消除我国子宫颈癌。 不仅如此,陈飞教授表示,HPV感染也是阴道微生态失衡的一种表现,阴道微生态失衡是引起HPV感染的前提条件,也是HR-HPV持续感染子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所以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对治疗阴道炎症和促进HPV病毒的清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研究和数据显示、梵必妥是阴道专用微生态制剂,有药监局审批适应症,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定植,通过调整阴道微生态避免引起阴道感染、分泌物异常、异味、外阴瘙痒、烧灼等。适用于维持阴道内微生态与酸碱度平衡,用于阴道炎和外阴溃疡、宫颈糜烂。 山东省立医院 曲中玉教授 《HPV感染防治新进展》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99% 以上的宫颈癌患者存在生殖道 HPV 感染,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自此,宫颈癌成为唯一可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恶性肿瘤。 90% 以上的女性一生中都会感染 HPV,其中大部分 HPV 感染具有自限性,60% 的感染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免疫机制将其排出体内,但一般需要 6 ~ 24 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宿主的自身免疫防御机制发生缺陷或者病毒发生基因突变,HPV-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 DNA 上,使相应的基因调控失调,则会导致宫颈发生病变甚至癌变。持续性或反复性的 HPV 感染,尤其是高危型,大大增加了宫颈癌的发生机率。因此,如何防止 HPV 感染以及尽快地将已经感染的 HPV 清除体外成为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的一步。 曲中玉教授分析了HPV感染的特点及生殖道HPV感染治疗3个有效原则,并讲解了瑞琳他抗的研发机制及核心成分,能有效灭活HPV病毒,清除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且有效治疗生殖道的其他炎症。另外,阴道微生态的感染可造成生殖道黏膜损伤,增加了HPV侵袭的机会,所以健康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有利于HPV病情恢复,梵必妥阴道微生态调节专用制剂中的益生元能促进患者阴道自有“内源性乳杆菌”生长、产生乳酸,使内源性乳杆菌重新成为阴道的优势菌,在根本上使阴道酸度恢复正常。 参会的专家教授们就“如何进行宫颈癌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教授们一致认为,阴道微生态紊乱,如乳杆菌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菌性阴道病、肿瘤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作为一种有前途的非化疗替代疗法,近年来乳杆菌在恢复和维持正常阴道菌群、清除 HPV 感染和治疗宫颈疾病等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最后,专家教授们认可了梵必妥在阴道微生态调节临床中的应用,赞扬了梵必妥援助项目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举措。随着临床对阴道微生态与HPV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的认识越来越全面,阴道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对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预防在未来有望起到更深远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