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省内宫颈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高宫颈疾病诊疗水平和效率,由广州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广州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换届大会”暨“宫颈病变规范化管理”高峰论坛于2022年7月9日在珠江宾馆会议中心1号会议室举行。本次大会议程完成广州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换届选举后,再就宫颈病变相关话题进行探讨与学习,规范宫颈癌筛查方案,推广适宜有效的防治技术,探索多元化宫颈癌防控策略。本次会议主要聚焦宫颈病变、妇科肿瘤相关妇科疾病等主题,就宫颈病变诊治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以专家授课、指南解读、视频展示、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展示。

宫颈癌是全世界高发的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约为53万和27.5万,且全球数据表明,宫颈癌的新发病例呈现越来越年轻化趋势。有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持续性或反复性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宫颈癌可防可治,从宫颈癌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确诊需要5~12年,因此,早筛查早治疗对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HPV病毒目前已发现200余种亚型,与生殖道疾病相关的HPV亚型有40余种,据其致癌的危险程度又分为1)低危型HPV(如HPV6、11、40、42、43、44、54、61、70、72、81、89),主要引起外生殖器湿统等良性病变,包括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及部分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这些病变多能自行消退。2)高危型HPV(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D)以及宫颈癌有关,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3)可能致癌基因型HPV(如HPV26、53、66)。大会上,张国楠教授讲解了HPV感染处理的新进展和目前国内外与HPV相关的前沿研究,并进一步讲解了HPV的致癌机制,对临床上HPV感染治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中对HPV患者的感染人群分布、感染症状和因素、筛查和诊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讲解了依据HPV病毒特点的预防与治疗性产品——瑞琳他抗,作为在临床上系统治疗HPV感染的优选方案。张国楠教授分析了HPV病毒在宫颈疾病中的致癌原理以及HPV抗原的制备,并讲解了瑞琳他抗的研发机制及核心成分,是以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抗体)为核心的生物耗材。对已感染HPV的患者及HPV高危亚型反复感染的患者,及物理与手术治疗尚无法转阴的患者、尖锐湿疣术后患者以及患者的性伴侣都有治疗作用。对HPV感染和宫颈疾病在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方法,张国楠教授都给予了一一解答。

研究证实,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早期均有HPV感染,且多有反复或长期感染。HPV在机体定植后会与体内特异的基因组合并高度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级别越高,机体HPV-DNA表达水平越高。在宫颈炎组、CINI组、CINII组、CINIII组及宫颈癌组中随着病理学级别的升高,HPV-DNA的检出阳性率随着升高。HPVE6/E7是HPV的基因编码的致癌蛋白,是导致宫颈细胞癌变的重要因子,其可使宫颈被感染的细胞无限增殖并恶化。HPVE6 /E7mRNA的表达水平是细胞高级别恶变的一个生物学标志,在各级别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中,级别越高,HPVE6 /E7病毒载量随之升高。也有研究表明,随着宫颈组织病理学级别升高,HPVE6/E7 mRNA检出阳性率随之升高。在正常或炎症及CINI中,HPV-DNA的阳性检出率高于HPVE6/E7 mRNA检测,这是因为在正常或炎症及CINI中,大部分HPV病毒呈游离态,尚未与机体DNA发生整合,即大多数HPV感染者可能是一过性的并未出现持续感染,部分HPV-DNA的阳性者可能出现HPVE6/E7 mRNA检测阴性。因此,HPVE6/E7 mRNA检测的假阳性率相对较低,能减少一过性感染的检出率。最后,与会专家再次肯定了瑞琳他抗在HPV以及宫颈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赞扬了瑞琳他抗携手基金会援助项目、商业保险等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担的举措。随着对HPV与宫颈癌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能大幅提升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人类终将不再畏惧宫颈癌。